民法总则适用外国人吗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外国人来华从事各种活动越来越多,一些民事法律关系中经常会涉及到外国人。对于外国人的法律适用很多人并不是很明白。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对于《民法典》适用外国人吗这样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民法典》适用外国人吗?
涉外民事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民事关系包括民事主体、民事客体、民事内容三个要素。民事事实引起民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凡民事主体、民事客体或者民事事实具有涉外因素即构成涉外民事关系。有下列因素之一的民事关系就是涉外民事关系:
(一)当事人是外国人,或者是在国外定居的中国人;
(二)民事客体在中国领域外;
(三)引起民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民事事实是在中国领域外发生的。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是指用何国法律来调整某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又称冲突规范、抵触规范,是指明某种涉外民事关系应当适用何国法律的规范。在运用法律适用规范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原则。这些法律适用原则主要有:
(一)属人法。属人法分为本国法和住所地法,本国法指当事人的国籍所属国家的法律,住所地法指当事人的住所所在地的法律。
(二)物之所在地法,指物的所在地的法律,不动产依物之所在地法已成为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原则。
(三)行为地法,指民事行为实施时所在地的法律。常见的行为地法有合同缔结地法、债务履行地法、侵权行为地法、婚姻缔结地法。
(四)法院地法,指受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五)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指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一为属人主义,即凡为本国国籍人,不论其所在地如何,都要属本国法支配;
二为属地主义,即凡是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人,不问国籍如何,均受本国支配。
《民法典》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按照国际惯例,享有外交特权的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综上所述,关于《民法典》适用外国人吗,答案是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的,但是享有外交特权的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虽然适用所有外国人,但不一定在法院上适用,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外国法律或中国法律,这也是当事人的自由选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起诉离婚房产分割时间是多长时间?
起诉离婚与其他诉讼纠纷一样都存在一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当事人就需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亦即对方就享有由此产生的诉讼时......
·卷宗诉讼标的和诉讼金额必须要同时存在吗?
卷宗诉讼标的和诉讼金额必须要同时存在吗?一、卷宗诉讼标的和诉讼金额必须要同时存在吗?可以不需要同时存在;诉讼标的,是任何一起民事案件都......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进行认定
现如今,利用信用卡实施诈骗的情况比较多,而恶意透支信用卡是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定情形之一,那么具体来说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
·非法集资构成犯罪的行为有哪些
在我国,非法集资的行为需要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之后,才能对行为人定为非法集资罪,之后才能根据实际的犯罪情节进行处罚。但具体来说非法集资的行为,其......
·上海 工伤认定笔录的相关依据是什么?
上海工伤认定笔录的相关依据是什么?工伤笔录一般会问到的问题是;1、劳动者工伤期间受伤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相关细节。2、劳动者工伤在医院的诊断......
·劳动合同盖人力资源章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盖人力资源章是否有效?劳动者是和公司签订合同,一般应加盖公司公章,人事部门是专门主管人事合同的签订履行的,因此加盖人事章也应该认定为是......
·只入职几天给开工资吗?
在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随着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渐增加,还有退休人数年龄的增长,就业问题就非常的严峻了,国家对于这一方面正在整顿之......
·非法持有毒品罪缓刑怎么可以缓刑?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缓刑数量较小的可以考虑缓刑。二、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
·门面房租赁合同标准版
很多人会选择租赁一些繁华地段沿街的门面房来做一些小买卖,租房不是一件小事,其中需要承租人了解的事项比较多,与此同时也是要求签订书面合同的。这......
·遗嘱法律效力最高的是哪一个
遗嘱法律效力最高的是哪一个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最高。所谓公证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遗嘱人可以在法律......
·不认罪会加重判决吗
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看:1、被告人不认罪,法院也会根据庭审情况和证据情况作出判决。2、被告人不认罪,表明态度不好,如果证据充分能够证明犯罪事实......